杏鑫招商链接_职业生涯走到中场的人,怎么进步?

   |    2020年4月2日  |   杏鑫注册  |    0 条评论  |    342

在一个行业做久了,慢慢就觉得什么都会,工作不再”难“,如果做了“管理”,直接压力小(比如上篇中的D,L 这样刚好上司不在国内,没有直接压力,自主安排自己的工作,小型公司我以前一直是挑工作的,现在怎么连挑我的工作也没有了),没人直接逼着找新的挑战,而且职场走到中场,基本年龄也进中年,自然会花了更多精力在家庭上、生活质量要求也高起来了,生活就不知不觉中安逸下来,时间就不知不觉的过去了,以为会永远如此……

中国的职场年龄分界还是很明显的,35岁以后职场人职业发展的方向虽然各有不同,如果打工来说进步有两个大通道:

1.带大团队:攻克大问题,实现大目标 2.成为专家:有自己的特殊专长,解决实际问题,在某一方面成为行业标杆或领袖

如果两条路都希望不大,那工作想要稳定还要有可能上升就要看

1,现在的平台稳定,文化比较宽容,绩效还过得去或者有大锅饭可吃,比较看重资历。

所以35岁以后很多人会求稳,公务员,国企之类看似稳定的工作对年龄较长的人也更有吸引力。

2.人脉稳定:有圈内人愿意给你机会

很多工作并不难,难的是在你毫无特殊之处时,别人愿意给你机会。

记得《我的前半生》上的罗子君那种做了多年家庭主妇的还能被朋友介绍进咨询公司,重新开始职业道路,看似不可能,实际上在真实职场中并不少见。”贵人相助“的力量其实比个人能力有时更管用。

D 和L和我交流时,都反思自己这几年不知道怎么的安稳起来,没有了危机感。都考虑过目前只有两个比较现实的路:

一是联系自己原有的人脉,看有没有机会。无认是D还是L联系起朋友和原同事,才惊觉很多人已经变化很大,再也回不到从前了。

二是去创业性公司。

D和L也都去试了,发现都很不理想,现在国内创业公司大多不景气,拿投资难,用人谨慎,小型外资公司进入中国的机会更少。

D想去外资乳品公司,虽然她觉得渠道什么都很熟悉,但前一家公司的业务量太小;L想去一些新兴的行业,虽然他觉得这些技术都是相通的,但又没有这些行业的背景,根本没人给机会。

在中国职场上,据我这十多年来的观察,大部分人的职业在35岁左右达到最高峰,很多人是从此缓慢下降,少数人能一直在那个平台上,极少数人还在上升。

那些极少数还在上升的人,大多能做到:

一、平台在上升,自己的进步略快于平台上大部分人的进步。

在35岁以后,如果还指望光靠单个人的努力带来大发展,基本不会有什么大出息了。一个人的力量再强,到了一定程度上都有局限,依托于平台和团队的发展才会有杠杆效应。

35岁后如果在一个很小的平台上,平台再没有发展是极危险的。

二、注意积累维护行业内的人脉。

如果想要职业进步,一定要不断扩展行业人脉,了解行业动向,捕捉行业机会。

人是环境的产物。在一个行业久了,人脉圈都会固化,年龄越大,资历越深越难有新朋友。

我自己观察身边朋友或者候选人,是不是保持行业圈人脉的敏感度和活跃度是一个重要的进度指标。

如果近期没有行业内的新朋友,基本说明你的能力没什么变化,你是你周围朋友的平均水平,如果你不进步,大概率你的那些一直在进步的朋友会消失在你的世界里,而你茫然不知罢了。

三、用系统思考,把握住”客户“的大方向

如果肯出钱买我们东西的人是我们的客户,那雇主就是愿意买我们智力体力的客户,要经常想想:

我现在客户的整体运营情况如何,我怎么样才能帮助我的客户稳定发展。

如果我现在的客户不要我了,我的潜在”客户“在哪里。

我有哪些能力可以让我的客户不断增加投资(加薪升职)的。

很少有人能说得清自己有哪些能力,更不要说有哪些不可替代的能力了。

这次D和L分别找我要找工作,我请他们列出他们想去的公司,他们都没有明确的目标,只是模糊的说,如果能去汽车电子行业或如果能去外资食品公司都行。

这种都行、随便说明自己对职业根本不清楚,如果是刚进入职场前五年还说得过去,工作了十多年,在一个领域已经做到中层了,还指望别人帮自己挖掘能力,甚至指望有人能提供一份完全适合自己的路就太被动了。

四、保持危机感

其实我觉得是废话。

谁都知道职场上永远是不进则退的。

但是我发现实际上很多人在平凡的工作中,经常会感觉良好,觉察不到还有什么危机。在上一篇文章中,有位读者介绍说在年中会议时看到公司业务介绍的PPT,敏感捕捉到不良的趋势,从而及时采取行动寻找到了更好的机会,而他大部分原同事根本没有注意到。

这种案例比比皆是,很多大家非常诧异的巨大变化其实都是渐变,但大渐变时很多人完全没有感觉,很多人不要说从不主动参加外部市场学习,参加自己公司内部的会议都是在刷手机,人在心不在。

你不关心你的饭碗,指望谁来关心?

很多人只关心自己的工作,对自己所在的平台的运营并不关心。

正如D和L虽然说起来都认真工作,觉得被裁委屈,但都说不清楚他们的母公司在当地国家有哪些客户,经营情况如何。

D和L的业务能力并不差,被裁员都觉得委屈。一方面D和L都反思自己这几年太舒服了,但另一方面又很不甘心,觉得工作得好好的,现在的情况根本想不到啊,反复问我:是不是猎头才会特别有危机感……在他们看来,危机感成了我们这种行业才有的特征。

让每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危机确实并不容易。但是每个人都要察觉并定位自己的工作是基本要求。工作中要随时注意:

1.如果你的工作是特别依赖他人资源,比如上司或下属或同事,往往说明你掌握的资源越少,就越危险被动。如果一直无法积累不同的资源,不能长久。 2.经常看行业标杆动向,如果行业内的标杆大部分有所行动,行业方向已经转变。 3.如果你已经三年以上职位和工作内容都没有变化,薪水只是随平台的基准增长甚至低过基准,基本你没有进步了。 4.工作越来越清闲,工作上的联系人越来越少。 5.工作很多年仍然没有接触到核心业务。 6.还是通过职业网站才能找工作,无法有人脉介绍工作也没有猎头找 ……

如果说在职业的上半场,个人的进步会受到教育、家庭背景、天生体力智力的影响,那到了职业中场,个人的努力、能力和进取心已经占到进步的主要因素了。

职业生涯到中场,应该到能够自我掌握人生阶段了。

噢!评论已关闭。